聚甲醛(polyformaldehyde,简称POM),学名为聚氧亚甲基,又被称为聚缩醛、缩醛树脂,是一种热塑性结晶高分子聚合物,化学式为(CH2O)n,通常是以淡黄或白色固体的形式出现,表面光滑,且有光泽。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聚甲醛行业的上游主要为甲醛、甲醇、异辛醇等原材料及加工设备供应商;中游为聚甲醛的生产和供应环节,产品可根据制备工艺细分为均聚甲醛(三聚甲醛或甲醛的缩聚体)和共聚甲醛(三聚甲醛与少量戊环的共聚体)这两种;而在下游,聚甲醛不仅有着类似金属的硬度、强度和刚性,还有着良好的自润滑性、耐疲劳性、电绝缘性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气、机械、医疗、建材、轻工、农业、涂料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全球聚甲醛市场发展迅速。具体来看,根据中国合成树脂协会聚甲醛行业协作组发布的数据显示,在产能方面,截止到2024年2月,全球聚甲醛现有产能达到190万吨/年以上,其中共聚甲醛现有产能占比高达90%;在产量方面,在2022年,全球聚甲醛产量达到了167万吨,而共聚甲醛的产量占比也达到了90%以上。另外在市场规模方面,在2019-2023年间,全球聚甲醛市场规模维持着波动增长趋势,到2023年达到了40.3亿元;其中,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国家,是全球聚甲醛行业的主要营收市场。
根据新思界行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2028年马来西亚聚甲醛POM市场深度调研分析报告》显示,现如今,马来西亚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聚甲醛生产国之一,其中共聚甲醛为市场的主流产品。根据中国商务部调查的数据显示,在产能方面,2018-2021年间,马来西亚的共聚甲醛产能维持稳定,均为16万吨,2022年1-6月的产能约为8万吨;在产量方面,2018-2021年间,马来西亚的共聚甲醛产量基本维持在13万吨上下,2022年1-6月的产量约为6.4万吨;另外在闲置产能方面,2022年1-6月,马来西亚的共聚甲醛闲置产能约为1.6万吨,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6.7%。总之,马来西亚国内拥有着较强的共聚甲醛生产能力和较大的闲置产能,产品对外出口能力也相对较强。
近年来,在满足国内需求的背景下,马来西亚聚甲醛还被大量出口到海外市场,且主要为共聚甲醛。具体来看,根据马来西亚海关统计的数据显示,在2022年1-6月,马来西亚共聚甲醛出口数量达到5.1万吨,占国内总产量的79.7%;其中,出口到中国的共聚甲醛数量为1.0万吨,占比约为19.6%,同时也占据着中国共聚甲醛总进口量的9.0%。
新思界马来西亚市场分析师表示,聚甲醛是一种热塑性结晶高分子聚合物,在汽车、机械、医疗、建材、农业等领域中应用广泛。马来西亚是全球重要的聚甲醛生产大国,产品以共聚甲醛为主,并且在满足国内需求的背景下,其产品还被大量出口到海外市场,中国则为其重要出口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