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酰胺(Polyacrylic amide,缩写为PAM),是一种线型高分子聚合物,化学式为(C3H5NO)n,在常温下表现为坚硬的玻璃态固体,易溶于水,但不溶于乙醇、乙醚、甲醇等多数有机溶剂。
在上游,丙烯、丙烯腈、氯丙烯等,是聚丙烯酰胺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其供应情况及市场价格的变化,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聚丙烯酰胺产业的发展走向。以丙烯为例,根据钢联和路孚特统计的数据显示,在2023年,全球丙烯产能达到1.49亿吨;其中,东北亚、北美、东南亚、欧洲以及中东地区,是全球最主要的丙烯供应市场,产能占比分别为57%、15%、10%、7%和6%。
在中游,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聚丙烯酰胺等各种新型化工材料应运而生,其制备工艺也逐渐得到了创新和完善。当前市面上常用的聚丙烯酰胺制备工艺较多,包括:水溶液聚合法、反向乳液聚合法、悬浮聚合法、沉淀聚合法等。其中,水溶液聚合法相较于其他制备工艺,有着更高的经济效益、更小的聚合过程隐患,是当前国内外工业化生产聚丙烯酰胺的最常用方法。
而在下游,聚丙烯酰胺的应用广泛,涉及到油气开采、矿物洗选、造纸制浆、纺织印染、水处理等多个领域。近年来,受需求的大力驱动,全球聚丙烯酰胺市场发展迅速。具体来看,在2024年,全球聚丙烯酰胺市场规模达到59.5亿美元;并且预计在2024-2029年间,这一数值还将维持着超过6.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加,到2029年有望突破83亿美元。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2029年澳大利亚聚丙烯酰胺(PAM)市场深度调研分析报告》显示,在澳大利亚,聚丙烯酰胺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油气开采、矿物洗选、造纸制浆等领域。例如在矿物洗选领域,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丰富,如煤炭、铁矿、金矿、锂矿、铝土矿等,开采潜力较大。以煤炭为例,根据国际能源署统计的数据显示,澳大利亚已探明的煤炭可开采储量约为1502.2亿吨,占全球煤炭总储量的14.3%,居于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而聚丙烯酰胺有着增强浮选效果、促进矿物沉降和浓缩、降低能源消耗及处理成本等作用,因此澳大利亚国内巨大的矿产开采潜力,也释放了大量的聚丙烯酰胺等材料应用需求。
但就目前来看,澳大利亚本土的聚丙烯酰胺产量,与需求量之间仍存在着一定差距,进而导致市场对进口的较大依赖,中国则为其重要进口来源。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的数据显示,在2023年,中国聚丙烯酰胺(海关编码:39069010)的出口总量约为29.9万吨,出口总额为31.3亿元;其中,越南、印度、印尼、澳大利亚等亚太国家或地区,是中国聚丙烯酰胺的热门出口目的地。新思界澳大利亚市场分析师认为,未来伴随着澳大利亚油气开采、矿物洗选等行业的持续发展,聚苯烯酰胺的应用需求不断释放,中国企业在其市场的投资空间也相对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