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夕冰
    医药行业分析师
    新思界资讯研究员,河南大学学士学位,善于从市场、政策环境的角度来分析行业特点,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对医药、医疗服务、金融流通行业的热点问题具备专业视角,能够结合国内外市场动向、经济走势判断行业运行特点以及发展趋势,给企业、机构提供具有超强针对性、专业性和延展性的建议,对这些行业的发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李夕冰的文章
聚碳酸酯成了香饽饽 亟待扩大市场应用
时间:2016年09月13日 点击量: 1689

聚碳酸酯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根据酯基的结构可分为脂肪族、芳香族、脂肪族-芳香族等多种类型。由于脂肪族和脂肪族-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机械性能较低,限制了其在工程塑料方面的应用。目前仅有芳香族应用广泛。聚碳酸酯属于工程塑料的一种,也是在手机上应用最广泛的工程塑料,具有高强度、耐冲击、使用温度范围广等特点,可自由染色。

聚碳酸酯生产工艺

工业生产聚碳酸酯主要有光气法和酯交换法两种。光气法是指在二氯甲烷和碱性水溶液的混合剂中,以双酚A和光气为原料,进行界面缩聚的反应,得到PC溶液经过一系列洗涤、沉淀、干燥等等的工序制得PC工业产品。聚碳酸酯的直接光气法生产工艺是很成熟的,这种反应在常压、常温下进行,所以对生产设备的要求就不高,得到的产品质量好,特别是它的高透明度,较低的产品成本等。世界上绝大部分的装置,尤其是大型装置,都是采用这种工艺的。

非光气酯交换法可分为两类:一是采用非光气法制得的碳酸二苯酯(DPC),再由碳酸二苯酯与双酚A(BPA)进行酯交换反应生成聚碳酸酯;二是用其他非光气单体直接与双酚A或双酚A酷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得聚碳酸酯。世界各大聚碳酸酯公司先后建立了非光气酯交换法的工业装置,如台湾奇美聚碳酸酯装置,产能为6.5万吨/年。

在国内聚碳酸酯的生产工艺中,光气法成本较高,且投入的设备费用较高,光气装置的安全设防措施投资也较高。因此,非光气法工艺将成为聚碳酸酯生产的主要生产路线。

聚碳酸酯市场需求情况

我国聚碳酸酯研制始于1958年,于1965年实现工业化生产,先后有上海天原集团申聚化工厂、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重庆长风化工厂等生产,产品大部分自用。2005年后,我国掀起聚碳酸酯投资热,外商企业帝人化学和拜耳化学先后在我国投资建厂。中国是聚碳酸酯需求增长快速的国家,以每年8%-12%的速度增长,但技术被美国通用、德国拜耳、美国陶氏、日本帝人、日本三菱等国际化工巨头垄断。中国聚碳酸酯的总产能主要为帝人、拜耳、三菱等外资企业,浙铁大风、鲁西化工也于2015年相继投产。截止到2016年我国聚碳酸酯产能为87.5万吨,多集中在华东地区,上海是我国最主要的聚碳酸酯生产基地,货源辐射华东、华北及华南市场。

我国聚碳酸酯产能分布

2.png

数据来源: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目前我国聚碳酸酯主要应用于电子电器、建筑板材、汽车、包装、光盘等行业。随着我国聚碳酸酯的多元化发展,消费行业结构比重出现了较大的转变,其中,光盘行业消费占比明显缩小,电子电器、阳光板材、汽车工业、包装等方面消费占比有所增长,多元化发展新增了其他新兴应用行业,如医疗、眼镜、学用镜、PC膜等行业的消费。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5-2019年聚碳酸酯PC行业投资环境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12-2015年我国聚碳酸酯消费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5年我国聚碳酸酯消费量接近200万吨。

图表 2:2012-2015年我国聚碳酸酯消费量统计

数据来源: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聚碳酸酯市场前景分析

聚碳酸酯应用依然强劲,聚碳酸酯工程塑料的三大应用领域是玻璃装配业、汽车工业和电子电器工业,此外,还有工业机械零件、光盘、包装、计算机等办公室设备、医疗及保健、薄膜、休闲和防护器材等,近10年的消耗量平均增速在10%以上,预计未来将保持7-10%左右增长速度,但光盘行业消耗量有缩减趋势。

此外,“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推进聚碳酸酯研发。随着需求的增加,国内多家机构及企业也多积极研究探索着聚碳酸酯(PC)的相关技术,并申请了多项专利,进一步减弱了聚碳酸酯的对外依赖程度。目前行业已经开始注意开拓潜在市场,在各地聚碳酸酯企业纷纷新扩建装置的同时,不少企业开始注重产品高端化发展。电子电器产品、建筑板材、汽车材料等领域是我国聚碳酸酯企业重点瞄准的新兴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