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

报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印度> 投资环境
印度打造“世界工厂”的困境
时间:2018年01月3日 来源:www.newsijie.cn 作者:张良 点击量: 7

据了解,印度总人口2016年已经达到13.24亿人,有预测认为,到2026年,印度15-59岁的劳动力人口比例将占到该国总人口的64%,这对于正欲打造“世界工厂”的印度总理莫迪是一个好消息。

然而,这一看起来世界最大的劳动力之国,真正的可用之人却并不那么乐观,反而庞大的青壮年劳工却成了印度极为严重的负债,为莫迪的世界工厂计划带来致命一击。假如全世界的制造业企业是因为印度庞大而廉价的劳动力而投资印度,那么,他们的投资性价比非常不划算,为什么呢?

早在2009年,印度宣布在2022年之前,该国技术人员达到5亿人。然而,直到现在,这一目标依然没有实现。莫迪在2015年,为了配合自己的经济改革,提出全印度空前的职场新人训练计划,目标是为印度培养1.04亿职场新人和2.97亿农业和非农业在职劳工。

但到目前为止,结业的人数只有300万人,并且其中90%都没有找到与所培训目标相一致的工作,与此同时,印度每月有100万新人进入职场,印度已无法安置不断激增的劳动力大军。而在这一过程中,莫迪又提出了印度未来三年之内,70%制造业及相关企业实现自动化,这就意味着那些还停留在精制手工生产以及技术能力并不强的印度人将失业。看起来,莫迪的人力培训与自动化的设想,格格不入。

与技术型人力的短缺相比,莫迪规划的印度制造为突破口的”世界工厂“更是无从谈起。印度制造或许是不现实的。印度在制造业方面没有良好的声誉。就连印度人自己也看不起本国产品,印度制造所谓的“拼凑式创新”是物资稀缺的产物——印度人只是把零件“用胶带、颜料和祈祷拼凑在一起”。再比如,有些工业区(如曼戈普里工业区)虽然名字取得响亮,但却似乎是“海市蜃楼”。

事实上,莫迪在印度世界工厂这一震惊世界的计划之前,应该对其是否具备加工制造的能力进行系统评估,毕竟,目前自动化的设施需要的不是粗制工种,因此,需要先解决”人“的问题。很显然,把印度广泛的劳动力基数真正转化为生产力才是硬道理。否则臃肿的“闲人”反而成了印度“世界工厂”的沉重负担。甚至在经济改革的关键节点,或将为印度经济带来当头一棒。

新思界分析师认为,莫迪一味地复制中国经济模式,真正的精髓印度基本没有能力学习。与中国制造相比,印度缺乏技术熟练型工人,人力资源普遍教育程度不高。对照中国制造业正在大规模进行自动化、用机器人代替工人的事实,一旦中国制造业实现全面升级,那印度的劳动力成本将更不具备优势。而印度当前挑战是如何对认真的劳工提供高品质训练,提升基础设施,提高训练员素质,加快技术认证流程。未来印度能否有所成就,还需时间的检验。

更多相关信息,关注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印度投资环境研究分析报告》


关键字: 制造业
报告检索
结果共 23 个
报告检索
结果共 23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