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简称PAM),由丙烯酰胺(Acrylamide,简称AM)单体经自由基引发聚合而成的水溶性线性高分子聚合物,化学式为(C3H5NO)n,通常以坚硬玻璃态固体的形态出现,易溶于水,但不溶于乙醇、乙醚、甲醇等多数有机溶剂。
在上游,丙烯、丙烯酸、丙烯腈等,是聚丙烯酰胺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其供应情况及市场价格的变化,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聚丙烯酰胺产业的发展走向。以丙烯酸为例,截止到2023年底,全球丙烯酸产能超过1020万吨,主要集中在东北亚、欧洲以及北美地区,分别占据着60%、16%和15%的比重。
在中游,目前市面上常用的聚丙烯酰胺制备工艺较多,包括:水溶液聚合法、反相乳液聚合法等;其中,水溶液聚合法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生产方式,是将丙烯酰胺单体与引发剂等助剂溶解在水中,在一定的温度和搅拌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再经过干燥等处理,即可得到聚丙烯酰胺固体产品。
而在下游,聚丙烯酰胺具有絮凝性、增稠性、粘合性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油气开采、纺织印染、造纸制浆、矿物洗选、水处理等多个领域。近年来,受需求的大力驱动,全球聚丙烯酰胺市场发展迅速。具体来看,在2024年,全球聚丙烯酰胺市场规模达到59.5亿美元;并且预计在2024-2029年间,这一数值还将维持着超6.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加,到2029年有望突破83亿美元。
印度,是全球重要的聚丙烯酰胺需求市场。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2029年印度聚丙烯酰胺(PAM)市场深度调研分析报告》显示,例如在纺织领域,近年来受丰富的纺织原料、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以及较好的贸易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印度纺织工业发展迅速,且纺织品服装在国际市场上也有着较大影响力。根据印度纺织工业联合会CITI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23年1-10月,印度累计纺织品和服装出口上年同期同比增长10.4%。而聚丙烯酰胺作为整理剂的一种,不仅可以提高纺织品的柔软度和光泽度,还可通过调节纤维的表面电荷,避免纺织品产生静电,在印度市场上的应用需求空间较大。
然而,由于本地聚丙烯酰胺供应能力较弱,印度市场仍对进口存在着一定依赖性,中国则为其进口来源地之一。具体来看,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的数据显示,在2022年,中国聚丙烯酰胺的出口数量约为23.58万吨,出口金额约为29.83亿元,出口均价达到1.27万元/吨,主要出口到越南、美国、印度、加拿大、印尼等地;其中,出口到印度的聚丙烯酰胺数量达到2.36万吨,占比约为10%,仅次于越南和美国。新思界印度市场分析师表示,未来伴随着印度纺织、油气开采等行业的持续发展,聚丙烯酰胺等材料的需求不断释放,中国产品在其进口市场中的比重仍存在着一定提升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