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

报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新西兰> 投资环境
恒天然为何关乎新西兰全国九成奶农生计?
时间:2018年10月8日 来源:www.newsijie.cn 作者:张良 点击量: 2

在过去的几年里新西兰“国宝级”公司恒天然,依靠着大中华区增加收入。中国市场对于恒天然将会越来越重要,而全球市场则面临更严峻的外部环境。更严重的是,恒天然的成败直接关乎新西兰全国九成奶农生计。

据悉,恒天然集团成立于2001年10月,尽管公司成立时间较短,但其历史却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恒天然及其前身的演变历史几乎就相当于整个新西兰的乳业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800-1930年乳业诞生到乳品局。新西兰的乳业发展最初可以追溯到1814年,由传教士塞缪尔·马斯登将一头公牛和两头母牛运到新西兰,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使得乳业快速发展起来。

1871年第一个合作社性质的奶酪公司在奥塔戈半岛成立。到20世纪初,新西兰大多数乳品厂都采取合作社模式。到20世纪30年代合作社总量超过400家。由于乳品合作社开始向海外销售产品,上百个小规模的新西兰乳品企业越来越难以满足国外市场的需求。于是,1923年政府成立了乳品出口生产控制局来控制乳制品出口。这也是历史上首个乳品局。

第二阶段:1930-1960年。在乳品局的鼓励和支持下,新西兰的乳业开始繁荣发展。由于各项技术的升级改进,合作社开始注重效率的提升,新西兰的乳业开始了大整合。到60年代,300家合作社整合为168家。

第三阶段:1960-2000年。20世纪60年代,新西兰的乳业开始不断拓展新市场,80年代时,乳品局已经在海外拥有了19个分支机构,1995年时达到80家。然而为了在海外市场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新西兰的乳业进一步进行了整合,1996年整合为12家,但竞争依然激烈。

第四阶段:2001年恒天然成立。2001年7月,由84%的奶农参与投票将新西兰乳品局、新西兰乳品集团和Kiwi合作乳品公司合并,并于当年10月合并完成,成为恒天然合作集团。新公司由全国约90%的一万多名奶农共同拥有。

简单的说,奶农即是恒天然的供应商也是股东。这种独特的合作社模式将奶农的利益与公司利益深度捆绑。一方面,这为公司控制产品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另一方面也让公司管理层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一旦业绩下滑,奶农将面临作为供应商和股东的双重损失。

恒天然成为上市公司后,业绩直接影响股价变动,合作社与奶农休戚与共的关系,通过资本市场成倍放大。众所周知,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与增长率密切相关,中国市场所贡献的营收增长对于公司的估值水平有着关键的影响。 

恒天然及其前身进入中国市场已经有超过30年历史,业务布局主要分为餐饮服务、消费品牌、中国牧场及乳品原料四部分。伴随着中国区管理层的人事调整,恒天然在中国市场进行了一系列的战略调整,为三年的增长奠定了基础。

目前,在恒天然大中华区的管理层中,约七成为具备丰富行业经验的中国人,其中消费品、餐饮战略客户部、HR、政府关系等重要高层都由中国人任职。这也是几年恒天然在中国市场获得高速增长的关键所在。

新思界分析师认为,知易行难。尽管拥有优质奶源的优势,但在竞争已经近乎白热化的中国市场,过去两三年取得如上文所述的增长也非常不易。全球奶类制品的产量仍在持续增长,但人均消费量增长已经乏力,甚至小幅下滑。过去几年,全球奶类产量逐年增长,但人均消费量停滞不前。未来这个新西兰国宝级的企业将何去何从,很值得期待。

更多相关信息,关注新思界行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新西兰乳制品行业发展研究分析报告》


关键字: 乳制品
报告检索
结果共 23 个
报告检索
结果共 23 个